2021 Annual Research Progress ( HK Branch)

160 摘要 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是地球上已知的两种初级生产形 式。大多数生物的生长依靠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 而很多冷泉生物生活在黑暗的深海甲烷冷泉地带,它 们与化能合成菌共生,这些化能合成菌依靠硫化物和 甲烷等化合物进行生长。然而,这种冷泉地带宿主共生关系的分子机制仍不清楚。因此,在该研究项目 中,钱教授团队旨在提供有关西太平洋冷泉地区化能 合成生态系统群落结构的全面信息;揭示共生作为生 物适应化能生态系统的分子机制;以及研究不同化能 生态系统中共有的大型动物的幼虫扩散,连通性和迁 移途径。 研究活動和進展 • 参与海马冷泉的深海航行以及与日本JAMSTEC的 联合航次,收集样品,并进行原位实验。 • 分析海马冷泉的生物群落结构以及物种的稳定同 位素。 • 通过使用组学工具,研究海马冷泉中独有物种的 共生关系,包括Parascarpia管状蠕虫,神盾螺, 毛螺,以及贻贝。 • 研究帽贝的种群连系。 主要發現 • 本地生境和地质学导致海马冷泉的生物群落的特 异性; • 神盾螺拥有更多的免疫识别受体来帮助识别两种 不同的共生菌; • 毛螺对腮部内共生菌和肠道微生物有不同的免疫 反应; • 深海帽贝在不同的生态系统和洋流有复杂的连通 性机制。 研究成果 发表文章 11 培养人才 16 西北太平洋冷泉生態系統 钱培元教授 香港科技大学 图1. Gigantopelta aegis 蜗牛的基因组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