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 傳統目標客戶定位有局限 不過,上述所有方法,都依賴取用用戶的個人信息資料。然而在許多情況下,用戶的個 人信息可能無法取得,因牽涉侵犯個人私隱,或者在識別目標用戶上,這些訊息不夠精 確。歐盟最近便宣布了數據保護規定,限制公司在未經用戶同意下使用用戶的個人數 據。很顯然,要掌握用戶的網上行為,便要取得用戶在線瀏覽紀錄。網站把你的瀏覽訊 息,儲存在一個「Cookie」的文件檔案裡,當你再度打開相同網站時,程式就會去讀取 你的瀏覽資訊,包括你偏好的語言、經常瀏覽那些網站、或是其他設定。 這些「Cookie」訊息,往往未經當事人首肯而取得,甚至有侵犯個人私隱之嫌。值得注 意的是,用戶的網頁瀏覽信息「Cookie」,在枱式電腦上可用,卻在手機上不可用。事 實上,如今80%的臉書活躍用戶來自手機;加上私隱問題、也有些訊息可能不夠準確; 況且,通過朋友間網絡影響力進行定位的功效,往往並不很清楚,因為用戶的朋友或跟 隨者,不一定對相關品牌有共同興趣,從而降低了目標客戶定位的有效性。 筆者透過新的研究方向—分析在不觸動用戶個人信息的情況下,如何識別一組可能對 焦點推廣品牌感興趣的新用戶。 社交平台行為是數據庫源 從目前情況看,在社交網絡平台上,銳意進行推廣的品牌可建構一個公共「粉絲頁面」 (Facebook);或公共賬戶(Twitter,YouTube),與社交媒體用戶進行互動。用戶可 以在許多不同的品牌頁面上,發表評論和分享帖子,跟不同品牌進行互動。品牌則可以 從大量點擊網頁的用戶中,接收到他們的活動、留言和轉載的信息。所有這些社交平台 行為,其實都可成為豐富的數據庫源,我們可以通過分析,去了解用戶和品牌在社交媒 體上互動行為的意義、相連關係,從中推斷目標用戶的定位。 值得扼要闡釋一下相連關係的作用。舉例來說,假如 A 君登入了可口可樂的網站,並 且點擊了可樂的廣告,同時又登入了美聯航空的網站,並轉發了美聯航空網上關於機 票打折的廣告給朋友,我們通過這些公共信息行為,去發掘出相關的潛在用戶。推斷 方法基礎並不複雜,譬如,若我們從資料中發現有大量的其他用戶登入了可樂,又登 入了美聯航空,並同時又登入了 X 品牌網站,即使 A 君並沒有接觸過 X 品牌的產 品或服務,但也有可能是X品牌產品的潛在用戶。通過這種相應關連,去協助廣告公 司向客戶推薦目標潛在用戶名單,或者公司自行透過這種方法,去發現潛在的目標用 戶,以增加銷售。 3 科技與數碼營銷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