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23 雙邊「多多益善」效益 為深入了解這些現象,筆者透過整合「雙邊市場」與價格岐視,形成一個分析框架, 據此進行細緻的分析。所謂「雙邊市場」是指在一個經濟平台上有兩個客群,這兩個 客群能相互提供對方利益,每個客群都能夠從規模經濟中得到好處。以信用卡為例, 持卡人喜歡更多商家接受此卡;而商家則喜歡更多人持有該卡,雙方都取得「多多益 善」的效益。 與典型的賣家不同,媒體或內容提供者不僅可以直接向消費者銷售,亦可以充當「雙邊 平台」,即透過免費或低價吸引消費者,並且把消費者的「眼球」,收看的可觀數量,向 廣告商銷售。由於廣告商和消費者之間有交叉外部性,彼此的選擇決定相互影響,因而 媒體平台必須平衡雙方的「激勵性」(incentives),使定價得到最優化。 不同版本 不同廣告配置 筆者的研究,聚焦於一個在異質商品市場上擁有壟斷權平台進行的銷售場景。平台向兩 類消費者提供有價值的娛樂資訊或信息,而消費者按其對內容質量(相對高與低)的不 同邊際效用,形成兩種不同的類型。有選擇沒有廣告的「高級版」消費者,和保留或包 含更多廣告的「基本版」消費者。 再看深一層,平台可以向消費者收取一次性訂閱費,並向配對消費者需要有不同可能選 擇的廣告商,出售廣告空間。只有當消費者留意到廣告商,且其推介的產品符合他們的 需要時,才會去購買產品。雖然廣告有一定的信息價值,但消費者未必喜歡廣告,因為 廣告會影響他們欣賞內容。由於雙方都存在「信息不對稱性」,消費者和廣告商私下知 道自己所選的類別,但平台則必須依賴消費者和廣告商自我選擇,自行歸入那一類別的 消費者和廣告商。 一方歧視強化另一方歧視動機 根據雙邊市場的框架分析,雖然內容的品質固定,但仍可利用有消費者不喜歡廣告的 「負外部性」,來實施價格岐視。當消費者的選擇構成廣告的不同配置,平台便能夠向潛 在廣告商銷售三種廣告產品。一,廣告只接觸高級類型消費者;二,只接觸低級型消費 者,三,同時接觸高級和低級型消費者。 3 科技與數碼營銷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