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欠缺技術型創新 據此得出的結論是,在香港,於過去這個發展階段,從事資訊科技的就業人口偏向以銷 售、支援及售後服務為主;而開發資訊科技產品方面,不僅沒有增長,反而退步了。從 技術含量高的從業員人數萎縮,足以說明了這一點。換言之,香港資訊科技業的發展是 支援性的,而非技術型創新。 原因之一,筆者相信與香港的經濟結構相關,因為本港經濟很大程度依賴房地產、金融 以至零售業。當然,這些行業也需要資訊科技來協助業務發展,但所需要的,恰恰主要 就是那些支援性質的服務。顯而易見,在資訊科技產業上,如開發高端技術產品方面, 香港是落後的。 筆者於 2015 年 10 月 27 日出席《走出 IT 人才荒》的研討會時,在會上與大家就 IT 人才 荒問題進行了深入探討。一方面,很多企業訴說聘請不到人才;另一方面,IT 從業員又 覺得沒有前途,對發展前景感到悲觀。事實上,IT 是所有產品創新的核心組成部分。企 業找不到人才時,如何能夠進行創新?這個問題,是政府致力推動資訊科技創新和開發 新產品時,首先要面和要解決的問題。 目前,大學有向業界輸送人才。不過,當我們看到中學生對 IT 或電子工程的興趣,便發 現情況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以色列進步神速有因 除了受到本地產業結構約束外,為何香港的資訊科技業發展在過去這個階段進步極少? 鑑昔察今,要解答這個問題,我們不妨反過來參考那些資訊科技發展步履迅速,發展有 成的國家。其中,以色列和新加坡就是兩個最典型的例子。 先說以色列。該國於 1948 年宣布獨立。建國後,因巴勒斯坦問題與周邊國家多次作 戰,且受到阿拉伯國家的包圍,加上與巴勒斯坦人進行長期的武力衝突,國內經常受到 炸彈攻擊威脅。在如此不穩定形勢下,為什麼以色列的資訊科技發展反而進步神速? 當中主要原因,是以色列的一些產業結構與國防工業密切相關。事實上,以色列對內部 和外部的安全工作,牽涉國家存續及國家利益,這些工作非做不可,即使付出多大代價 亦在所不惜。 1 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