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29 反映到消費上,教育是家庭支出最大的部分之一。據作家 Megan Leonhardt 於美國 全國廣播公司商業頻道(CNBC)發表的文章,在美國,有五歲以下孩子的家庭平均每 年在兒童保育和早期教育上花費約 6,000 美元(見“Parents Are Spending $42 Billion on Early Child Care—That’s More Than Federal and State Spending Combined,” CNBC (January 27, 2020))。可以預見的是,從孩子上小學開始,教育支出 會進一步增加,包括私人輔導補習、樂器課和外語課等。此外,研究代際問題的專家 Mark C Perna對美國近 1,200 名父母的調查顯示,大約 70% 的被調查者表示願意為孩 子的教育負債(見 Perna, Mark C.(2022),“How Much Will Parents Invest in Their Kids’Education? All Bets Are Off,”Forbes(August 9, 2022)。由此可見,父母非常 重視子女的教育,並盼望通過教育為孩子向社會上層流動賦能。 社會流動性感知 基於此背景,筆者以父母對「感知社會流動性」(perceived social mobility)的分析視 閾,探討這種感知如何影響他們的社會地位期望目標,進而影響他們給孩子購買什麼樣 教育產品的選擇。補充說明一下,感知社會流動性是民眾對自身社會地位變動的主觀感 受,亦即個人對社會容許其通過努力獲得更高社會地位的信念。感知社會流動性高的個 人認為,通過努力可攀上更高的社會地位;而感知社會流動性低的個人則認為,通過努 力提升社會地位的機會微乎其微。值得注意的是,在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中,父母希望 孩子日後獲得較高的社會地位,這一考慮會很大影響他們對兒童教育產品的偏好及教育 支出的決策。 在教育支出方面,有些父母所購入的教育產品,是為了發展孩子的優勢(即以優勢為重 點);另一些則是為了補救孩子的弱點(即以弱點為重點)。筆者的研究,是去探討父母 的感知社會流動性如何影響他們給子女購買教育產品類型的選擇—以優勢為重點抑或 以弱點為重點。這基於下述的假設:當為孩子做出購買與教育相關產品的選擇時,父母 會自發地考慮孩子的能力,包括其優勢與弱點,從而做出有教育重點(發展優勢或彌補 弱點)的決策。 顯其長抑或補其短? 父母購買注重發展孩子優勢的產品,是為了培養其天賦和優勢,讓孩子在某些方面表現 更出色。相比之下,父母購買注重補救孩子劣勢的產品,是為了填補孩子的弱點或不 足,這樣孩子就不會因此而受挫。 3 科技與數碼營銷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