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43 4 挑戰與應變 據《報告》所作的調研,有 63% 受訪科創企業表示在港難以招攬人才。雖然政府近期招 攬人才的工作取得可觀成效,2023 年首 11 個月,各項人才入境計劃共批准逾 127,000 份申請,其中約 81,000 人已抵香港,但可惜人才計劃顯然並不以產業為導向。以「優秀 人才入境計劃」(優才通)計劃為例,去年首 11 個月優才通入境申請錄得 1.25 萬人,其 中逾三成為金融業務,只有不到四分一(23%)具有資訊科技背景。在這種情況下,受 訪的企業家中,難怪僅有 10% 認為,優才通和「高端人才通行證計劃」(高才通)能夠 解決他們面對人才短缺的問題。 以「快閃組織」方式吸納人才 很顯然,這反映了一個人才供需錯配問題。舉例來說,近年生物科技行業發展迅速, 但香港卻難以提供相應的人才。這種情況無疑對發展生物科技行業構成障礙。報告指 出,人才短缺被視為香港初創公司面對最大的挑戰,而高昂的生活成本無疑加劇難題 的嚴重性。接近六成(58%)創業家表示,香港高生活成本是他們成功招攬到人才的最 大障礙。 因此,要解決這個問題,除了進一步加大引進企業所需人才的力度外,筆者建議決策者 也可以考慮以「快閃組織」(Flash organization)的創新方式,即世界各地的人才不必 硬性赴港定居工作,而是借用互聯網,根據不同項目在全球範圍內即時組建一個團隊, 項目結束,團隊即時解散。其中表現優異者,可以保持長期合作關係。筆者之前率香港 科大 EMBA 學員去斯坦福大學遊學時,斯坦福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分享了他們在這方面的 經驗,深受啓發。政府對需要到香港進行短暫研究的來自其他地區的研究人員,可以簡 化其工作簽証申請和稅務申報流程,便利更多人才來香港短期工作。 日本政府即將面向海外的 IT 工程師發放新的在留資格「數字遊民簽證」。簽證持續日數 不長,最多為半年。主要是為想要來日本不僅想旅遊,更能稍微停留一陣子,邊生活邊 遠程工作的「數字遊民」準備的。根據維基百科,「數字遊民是一種被數字信息技術賦 能的全新生活方式,它的受眾特指那些完全依靠互聯網創造收入,並借此打破工作與工 作地點間的強關係,達成地理位置自由和時間自由,並盡享地理套利紅利,全球移動生 活的人群。」香港政府應掌握新形態就業模式,為香港與全世界優秀人才合作創造條件。 《報告》調研發現另一個需要處理的問題,即香港的知識和科技產出(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Outputs),以及商業成熟度(Business Sophistication)明顯較新加坡和 韓國等國家地區低分,兩者其實反映了香港一直以來「研發投入高、產出低」的趨勢。 事實上,香港研發投入可以說也相當廣泛,但對創科產業產生的經濟價值,並未帶來可 觀的回報。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