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47 4 挑戰與應變 [本文摘要]:產生新穎想法和創意是一個社會過程,企業員工受到所處社交 網絡的影響,亦即「關係因素」對創意產生具影響作用。本文研究個人與其同 事之間的知識傳遞(知識包括隱性的知識和顯性的知識),提出一個「二元級 催化創造力」模型。對於接收者來說,要發現二元夥伴的知識可促進生成創造 力,接收者必須積極考慮和處理這些知識,這意味接受者從二元互動中獲得創 造性收益,關鍵並不在於與二元合作夥伴接觸本身,而是接受者是否充分接受 知識並能夠積極有效將之處理,亦即取決於所接收知識的內容和特定二元關係 的緊密程度。 研究發現,從夥伴那裡接「隱性知識」會導致接收者詳細消化所接收的知識, 並且當接收者與夥伴的心理親密程度愈高時,這種獲益的相關性就愈強。這種 二元層面的知識闡述,反過來又增強了接收者催化創造力。 在當下創造力成為推動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也是企業發展成敗的關鍵,如何促 進組織內部的創造力,一直引起廣泛的討論和研究。其中,接收知識可否產生出新的思 想、新的發現和創造新事物的能力? 創造力(即產生新穎且有用的想法)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種社會過程,受到員工所處的社 交網絡的影響。對此,一種行之有效的探究路線,是採用結構性視角,即重點關注個人 周圍的社會關係模式,據此去解釋他們的創造力,但結構性視角的分析無疑有其局限 性。因此,近年的前沿研究,已經開始從這種結構視角,轉向關係視角,並通過研究 個人與其同事之間二元關係的本質,來探究如何促進創造力。歐洲工商管理學院學者 Manuel E. Sosa 提出,「非冗餘知識」(non-redundant knowledge‧不包含任何重覆 或多餘的知識)在與不同合作夥伴的二元互動中傳播,接收者可以據此生成創意,因此 得出結論,二元層次關係多樣性,有利於接收者生成創造力。 夥伴二元關係催化創造力 這項研究代表了人們認識到關係因素對創意產生的重要性。可以說,創意是由二人組 中的另一方互動所催化的。筆者對這個「二元級催化創造力」(dyadic-level catalytic creativity)作進一步的研究,力圖找出如何有效生成創造力。 通過知識傳遞 促進員工創造力 龔亞平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