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3 1 科技創新與社會發展 再看新加坡。新加坡的國土面積比香港還小,其隣國為馬來西亞,雙邊關係並非圓滿和諧, 加上國境無天險可守,國家的天然防衛力量很脆弱;而且連食水也需靠對方輸送,因而該 國發展「再造水」的技術便很出色;政府對這些項目發展,不僅鼓勵而且亦有政策支持。 在發展高新科技方面,政府的政策傾斜是不容忽視的因素;或者說,政府對這個行業起 步時起碼應作一些保護,直到其達到一個可以自行壯大的階段,而不能讓其「自生自 滅」。當然,如何處理不同持份者的要求、公眾利益等都是政府需要面對的問題。 香港電影業復興啟示 以香港影藝事業發展經驗看。上世紀六十、七十年代,香港電影業非常蓬勃,當年邵氏 獲政府低價批出大片土地興建片場,並在這個基礎上不斷發展。及後,其旗下高層管理 人鄒文懷,利用他在邵氏長期工作的經驗另起爐灶,成立嘉禾影業公司,並發掘出李小 龍及成龍等巨星,使電影業一度大放異彩。 後來,在邵氏的基礎上,更衍生出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TVB)等企業。目前,不少 本港製作行業的電影導演和演員,都是從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出來的,並且成為了該行業 的支柱人才,對香港以至整個亞洲廣播領域都有重要的貢獻。 從這個例子可以看到,政策傾斜、人才庫形成及衍生外溢效應可推進行業的多樣化和壯 大,這個推動過程是一個產業發展成功的基礎。照目前情況看,我們應該嘗試發掘一些 具備高端技術元素、並與香港社會民生及經濟發展有莫大關係的項目,進而取得大部分 人共識,同意投入資源去全力發展,這才是上策。 所謂政策傾斜,可以參考其中一個較為極端的例子,即過去南韓為了發展工業,可以禁 止日本汽車進口,鼓勵使用國貨,以保護國內的工業發展、成長和壯大。當然,經濟學 者認為,這樣做並不妥當,因為此舉扭曲了市場的自我調節。 筆者同意,這的確是干預市場的舉措。但若要成功,則不得不採取一定程度的政策扶 助。究竟香港資訊科技的發展和創新何去何從,我們是時候進行集體反省和思考。 [後文簡介]:下篇文章〈邁向金融科技中心 優化四大生態系統〉,具體闡述和分析了香 港發展創新性的金融科技,必須在「監管」、「政府支援」、「商業環境」及「人才」這四 大領域,建構起一個有效的生態系統基礎,在這個基礎上推進健康的發展。這篇文章從 另一個角度,給〈香港創新科技發展路向〉(刊本書第 14 頁)一文作出補充說明和進一 步深入分析。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