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52 4 挑戰與應變 加強研發全球現象 目前,全球的研發支出有所增加。非美國企業在研發活動方面,亦較前更為積極。據資料 顯示,2014 年全球研發支出前 20 位的企業中,有 9 家公司不在美國。在 Worldscope 的資料庫中,非美國上市公司報告臚列的研發支出總額,從 1980 年到 2008 年每年增長 10.45%,同期,美國企業的增長率為 7.89%。所有這些觀察都顯示了加強研發活動的全 球現象,並促使筆者從國際的視角,去分析研發對資產定價的影響。 筆者聯同四位學者,聚焦研究國際股票市場中,與研發相關的股票「橫斷面回報」 (cross sectional return)之可預測性(研究股票的橫斷面收益,是想回答為什麼股票 A 的收益,比股票 B 更高或更低的問題)。我們的研究從三個角度,去擴展我們對無形資產 和技術創新在資產定價中作用的瞭解。首先,各國制度環境的異質性,使我們能夠分析研 發效應是否可以用特定國家特徵來解釋。其次,跨越世界各國的橫斷面股票回報,不僅 可以讓我們對美國股公司的研發與收益的關係進行「樣本外測試」(out-of-sample), 還可以讓我們更好地理解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第三,過往的學術研究由於缺乏在跨國 環境下的資產定價測試。因此,我們的研究便可以填補了金融文獻中這一空白。 研發投資與價值相關 早於 1990 年代中,兩位美國學者 Baruch Lev 和 Theodore Sougiannis 便對美國上市 公司的「研發強度」進行研究,結論指出,研發投資與價值相關,二人並建議後來研究 者去檢驗這種研發效應,究竟是因投資者對研發信息的反應不充份?抑或與研發投資 相關的額外系統性風險所造成。隨後對研發效應的研究主要基於美國市場數據,總體 提出了兩種可能的解釋:其一為「風險溢價」(risk premium);另一為「錯誤定價」 (mispricing)。 首先一方面,研發投資創造了「增長期權」(growth option),並可能增加企業面對不 確定的系統性風險。須要補充說明一下,「增長期權」主要是指,若果項目投資者的初 始投資取得成功,在未來的時間內,能夠獲得一些新的投資機會,而新的投資機會無疑 也會醞含風險。 其次另外一方面,投資者在評估研發活動帶來的價值時,可能持悲觀態度,因此可能傾 向於過度折現與創新相關的未來現金流。此外,信息滯後、賣空約束和財務約束等市場 摩擦,可能會延遲股市對研發相關信息的反應,從而根據「錯誤定價」而提高了回報的 可預測性。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