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 4 挑戰與應變 香港乘搭特許狀的培訓快車 對香港來說,英國的實踐經驗有什麼可供借鑑的地方?香港與英國的特許機構其實有悠 久的歷史。其中一些組織在香港還設有分支機構,但關於它們在當地參與綠色金融話語 的程度的公開信息很少。因此,有一個聯繫特許狀,以及提供一個與香港整體綠色金融 人才發展管道聯線的技能發展機會,乘搭特許狀的培訓「快車」。例如,「特許金融分析 師」(CFA)協會已經在香港提供了 ESG 投資證書,可以為香港員工提供了一個「可以 即食」的成果,快速提升該領域的技能。同樣,非金融部門的特許機構,也可以支持氣 候和環境專家的整體技能提升。這些機構可以聘請本地的工程師和技術人員,這些人員 對於把生成與氣候相關的數據注入金融市場,至關重要。 新加坡積極提升公職人員技能 新加坡培養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有其獨特之處,是勾勒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市場運 作所必需的技能。2022 年 2 月,新加坡金融管理局(MAS)和新加坡銀行與金融研究 所(IBF)清楚列出了個人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中履行各種職責所需的 12 項技術技能和 能力。有關細節,囿於篇幅,不在此詳述。但無論如何,這個技能框架可以作為提供培 訓與教育的機構開發培訓課程的參考點,這些課程可以滿足市場需求,並具資格獲得政 府資助培訓計劃的資助。 2020 年 6 月,新加坡管理大學(SMU)與世界銀行集團(WBG)和亞洲基礎設施(Infra Asia)攜手,為基礎設施領域的地區中高級政府官員,制定了能力建設計劃。該計劃結 合了世界銀行集團在能力建設計劃方面的經驗,以及私營部門融資和結構方面的專業知 識;加上 Infra Asia 對東盟地區的深入了解。可以說,該計劃是一個有效的互動和協作 平台,對現實生活中的案例作出研究,並進行實地考察,以及與國際思想領袖進行「爐 邊談話」,互相交流。 2022 年 2 月,新加坡國立大學(NUS)啟動了可持續與綠色金融理學碩士(MSc SGF) 計劃,這是「國大」商學院與該大學可持續與綠色金融研究所(SGFIN)的合作項 目。SGFIN 為區域和全球投資者、區域家庭和企業以及政策制定者不斷增長的需求提供 重要支持。目標在建立思想領導力,提供教育計劃等,去捕捉各種公司和投資決策的可 持續性和環境影響。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