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167 4 挑戰與應變 行業各持份者和學術界在能力建設,以及政策制定方面作出協調,並成立工作組,制定 通用的綠色和可持續金融資格框架,支持從業者和年輕人參加 GSF 培訓,為年輕人提供 實際的行業經驗。 此外,「環境、社會和企業管治」(ESG)領域的金融專業人士已被納入香港優質移民入 境計劃(QMAS)。去年中,金管局開始接受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機構的申請,同年 12 月,政府發布「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培訓先導計劃」,推動本地從業員和有志從事綠色 和可持續金融相關工作的人士參與培訓,以應對低碳和可持續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這些具體步驟,體現了香港特區政府在吸納 GSF 人才方面所作的努力。然而,要進一步 推動香港綠色及可持續金融市場的發展,顯然需要更好地了解所需的技能和未來的機遇, 有見及此,我們調查了香港各利益相關者,他們可以在這一重要轉型中發揮的作用。 發掘所需技能和發展機遇 在調研中,有訪者擔心,鑑於香港在批發金融市場中的作用,監管機構非常關注有利於 機構投資者運營的政策領域,此舉可能會損害運作較靈活、規模較小投資公司的增值能 力,使其在大量監管下無所作為。 誠然,許多在綠色和可持續金融方面的發展,都是由監管機構推動的,這些監管機構尋 求糾正市場失靈,並為金融市場創造有利環境,將可持續發展納入其日常運作的功能。 不過,監管促進市場功能,前提是有足夠的人力資本,來滿足日益複雜的政策和要求。 值得注意的是,調查發現,「信息披露規例」(Disclosure Regulations)和「人才留用 及招聘」,是香港金融業面對的兩個最緊迫的問題。 我們還問了訪者,與其他工作職能相比,招聘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專業人士有多難。結果發 現,約 80% 的受訪者認為,相比其他工作職能,綠色和可持續金融人才的招聘更加困難。 在回答最需要哪些技能的問題時,一般來說,所需的技能介乎環境科學、經濟學、金融 學、政策和管理學之間。調研發現,環境科學是可持續金融專業人士最搶手的學術背 景;而被訪機構對結合環境和科學專業知識來支持金融市場運作展現濃厚的興趣。 此外,當被要求選擇綠色和可持續金融專家最重要的三個知識領域時,環境問題、金融 法規和商業政策以及社會問題被選得最多。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