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 2 科技與商業應用 AI應用範圍愈來愈廣 近年,不少金融機構利用 AI 和機器學習方法,去評估信用質量、把跟客戶互動進行自動 化等,發展趨勢相當清晰。在投資方面,利用智能機器替代人力進行基礎分析、技術分 析、策略和交易,已然成為金融科技其中一條發展主線。事實上,利用 AI 算法對社交媒 體上的信息、意見、判斷進行分析,然後作出「反饋」,得出一個具預見性的評估,不 少投行和對沖基金已相當樂於應用。 看深一層,AI 利用收集到的大量非結構化訊息,如新聞、意見、留言等數據進行分析, 對於人的行為規律、情緒等透過模型去找出群體效應、總結行為規律,從而對未來市場 趨勢表現作出預見性的估計,可見 AI 算法的能力也愈來愈強。 筆者曾撰文討論利用 AI 算法,去分析上市公司高層在財報電話會議上對提問的回答, 答話是否模棱两可、迴避、轉移視線、甚至索性不予評論等信息據進行分析,發現「迴 避」行為,能引起公司股價短期下跌,反映AI算法的應用,可以在多領域不斷創新(參 見本書〈企業高管答問縱閃避 AI 破解財報玄機〉一文,第 51 頁)。 港股單日暴跌啟示 順帶一提,港股於 2018 年 11 月 9 日急跌,恒生指數急瀉 625 點,跌市的主要原因, 是因為市場解讀美國聯儲局的議息聲明,預示 12 月極大機會再加息,加息的恐懼很快 傳導到市場,引發跌市。事實上,美國聯邦儲備局每一次的議息會議,會議後,一般都 舉行記者會。聯儲局主席會對記者就經濟運行狀況、金融市場風險、貨幣政策決定等議 題的提問,作出回答;而市場亦會對聯儲局的議息報告,或記者會的對答紀錄文本進行 解讀,以評估美聯儲加息的前景和動向。究竟美聯儲主席答話的「微言大義」、「弦外之 音」與日後政策落實是否相關?是否一如「事前所料」?抑或只是語言煙幕?如何精準 捕捉到主席講話的微妙之處,無疑也可以透過 AI 算法來檢測及把握,讓投資者可據此作 出決策應對。 再舉一個例子,亞馬遜 2017 年 9 月向外公布,計劃在西雅圖以外設立第二總部,隨即 引起大批網民在社交平台上熱議,包括選取那一處對公司日後的發展最有利、選那處最 不利等。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