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71 以物業交易為例,無論在香港或其他地方,交易中間需要經過一系列法律程序,並交由 律師處理。手續之所以如此繁複,是因為需要律師(第三方)去作出認証,如替買方進 行查冊,確保屋契是否完整,內裡有沒有問題;或者由律師去確保買方有足夠的資金付 款,賣方的業主身份証明等等。 在電子網絡世界,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特色,可以把物業過去的所有交易記錄下來,準確 無訛,資料亦不可篡改。以查冊為例,把這個物業的屋契資料記錄在區塊鏈之中,包括 這物業從建造出來首次交易至今,當中所有持有者進行過多少次交易、物業按揭、多少 次轉按等,這樣一來,在物業交易過程中,便可以省卻不少律師的工作,不僅可以節省 交易費用,也可以使交易更簡化,更有效率。 「智能合約」節省人力 由於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活動毋須要監管,也能夠營構出一個安全可信賴的交易環境,使 互聯網的用戶能夠有更多的創造空間,去把區塊鏈技術應用到很多商業活動上,這些商 業活動,在現實世界中也不容易進行,例如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智能合約」。 所謂「智能合約」,簡單來說,兩家公司有一項交易,無論是買賣也好,交換物資也 好,透過智能合約,把合約交易條文寫在區塊鏈上,當智能合約紀錄在區塊鏈上之後, 當抵達某一特定時點,合約便自動成交,毋須再經過人手去跟進或覆核到底這項交易是 否成功,節省不少人力。 筆者接觸業界得到的印象,業界正積極設計一些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業務。金管局 2016 年發表一份《分布式分類帳技術白皮書》(Distributed Ledger Technology),讓 業界了解不同的創新技術,包括應用區塊鏈技術或分布式分類帳技術在銀行業及支付服 務上的應用潛力,可以預見,區塊鏈技術在商業領域的應用愈來愈廣泛。 [後文簡介]:下篇文章〈以太坊造就智能合約登場〉,作者承接〈認識區塊鏈可知比特 幣真面目〉一文的分析,進一步闡述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沒有實質性價值,其價值 完全取決於邊際供需關係,由買賣雙方決定,但以太幣的價值,則主要得到其背後的以 太坊技術平台支持。基於以太坊支持智能合約的執行,使以太幣與以太坊備受追捧,未 來發展予人憧憬。 2 科技與商業應用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