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9 2 科技與商業應用 「創意眾包」成新興商業模式 近年,「眾包競賽」已發展成為一種新興社會互動行為的商業模式,「創意眾包」通過 匯集公眾的知識、技能、信息等,據此幫助企業進行新產品設計等,應對瞬息萬變的市 場環境。在今天資訊科技時代,信息技術(IT)是創意來源的重要推動者,支持員工在 電腦和互聯網上進行在線的「電子頭腦風暴」(electronic brainstorming)和在線用戶 社區組織此等渠道,去獲取解決問題的想法,而利用IT激盪起智力或創意的一種新興形 式,就是「眾包創意競賽」(Crowdsourcing ideation contests)。 換言之,尋求解決方案的公司(下稱「尋求者」)舉辦競賽向外部個人(下稱「解決 者」)徵求創意。創意競賽開始時,「尋求者」發布項目簡介,詳細說明他們的問題和要 求、獲勝創意的獎品以及競賽截止日期。「尋求者」還經常在項目簡介中展示他們喜歡 的想法示例,這些稱之為「尋求者範例」(Seeker exemplars)。「解決者」在求解過程 中,亦往往通過範例去推斷「尋求者」的偏好,而「解決者」必須在截止日期前生成並 提交他們的創意想法,供「尋求者」考慮。競賽結束時,「尋求者」選擇他們想要的創 意想法,並向相應的獲勝的「解決者」頒發獎品。 目前,「眾包創意競賽」的發展可謂方興未艾,很值得研究。筆者對此進行了一項研究, 去深入了解「解決者」的構思過程,並研究了「尋求者範例」的不同配置,如何影響「解 決者」的掃描(scanning)、篩選(shortlisting)、和想法選擇(selection of ideas) 的定量結果。換句話說,筆者分析了「解決者」如何(1)掃描最初的創意想法;(2) 選擇一組有前途的想法,並隨後作更深入地追求;(3)最終選擇值得提交的創意想法。 想法形成中間過程不宜忽略 過去有研究表明,「尋求者」可以動員群眾提出有價值的想法,而創意競賽中的「解決 者」可以為公司無法解決的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或者產生可以解決問題的想法;亦有研 究表明,通過創意數量來實現提升創意質量的策略,可能是有效的。 儘管討論「求解者」在競賽中提交最終創意想法數量的研究非常廣泛,但多只聚焦於最 終定量結果方面,而創意想法形成過程的中間定量結果,對這方面的實證關注卻很少。 需要指出,筆者所指的「中間結果」,是指那些先於並影響構思結束時出現的最終想法 的結果。這些中間結果的重要性不容忽視,因為一個人最終所生成的創意想法,取決 於由一系列子活動組成的構思過程,例如,「求解者」產生的創意想法數量(即最終結 果),可能會受到其解決方案搜索範圍和「考慮集合」(consideration sets)大小(即 中間結果)的影響。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