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 代 變 奏—資訊科技改變商業世界面貎

94 2 科技與商業應用 不同階段 動機差異 我們的研究利用了大多數回報眾籌平台(如 Kickstarter)所採用的「全有或全無機制」。 這種機制要求項目創建者設定一個籌款目標(門檻)和時間段。只有在籌資截止日期前 籌集的金額達到或超過目標金額,創作者才能獲得認捐的資金。現有的研究文獻通常將 資助期作為一個整體來分析支持者的決策行為,這種方法顯然存在不足,因為在達到資 助門檻不同階段的支持者,可能具有不同的動機。筆者希望通過今次的研究,填補這方 面的空白,從而對回報眾籌支持者的動機提供更全面的了解。 在項目達到籌資門檻之前,「親社會動機」在支持者的決策中起著重要作用。支持者可 能會選擇捐款或與朋友分享項目信息,因為他們希望幫助項目創建者並支持其事業。觸 發其親社會行為的因素可能包括:幫助他人所帶來的滿足感、認為自己的行為能夠產生 有意義的影響、以及希望樹立良好的個人形像等。此外,獲得回報的願望也可能是支持 者參與行為的另一個驅動因素。然而,在此階段,由於項目質量和未來成功的不確定性 較高,這種經濟動機可能會削弱,從而阻礙支持者作出捐助貢獻。 隨著項目接近其資金籌集的門檻,項目失敗的風險大大降低。在此階段,支持者認捐行 為對項目的成敗具有決定性影響。此時,支持者的感知影響力(perceived impact) 顯著提升,這可能會給他們帶來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從而進一步增強其「親社會動 機」,並大幅提高他們認捐的可能性。在這個關鍵時期,口碑推薦也可能會加速,因為 在社交網絡上分享項目信息能夠有效推動籌款進展。 當塵埃落定,籌集資金項目達到閾值(threshold)之後,支持者會確認項目的成功,並 把達致資助目標視為項目質量高的標誌。此時,他們獲得回報的經濟動機會顯著增強。 在這個階段,支持者的捐助行為更類似於預購或預售,他們的分享行為也與在線購買中 的產品推薦高度相似。不過,此時的親社會動機可能會被削弱,因為無論支持者的是否 參與,項目都會被實施。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