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 實證揭示閾值誘導效應 在達到資金門檻的不同階段,支持者數量和在社交媒體的分享會有所變化,這有助於揭 示不同動機在支持者決策過程中的相對重要性。在這項研究中,我們從 2015 年 10 月 7 日到 2015 年 12 月 15 日,從「細粒度級別」(fine-grained level)每兩個小時提取一 次 Kickstarter 上的項目信息,總共持續 70 天。採用「固定效應負二項式模型」(fixedeffects negative binomial model)來分析支持者行為的變化,我們發現兩種類型的 閾值誘導效應。有關研究方法和計算,本文不擬詳述(有興趣的讀者,可參考筆者的論 文,Threshold Effects on Backer Motivations in Reward-Based Crowdfunding)。 本文只聚集研究的發現和結果。 我們檢測了達到閾值階段對「回報眾籌」中支持者承諾和分享行為的影響。 研究發現, 在項目達到閾值的幾個小時內,支持者的參與度顯著激增。這可能與支持者因接近目標 而增強的「親社會動機」有關。此外,支持者的參與度在達到閾值之前明顯高於達到閾 值之後。這些發現提供了經驗證據,表明「親社會動機」在推動支持者的承諾和分享決 策方面,其影響力超過了不確定性減少和「羊群動機」。 「親社會動機」影響力最大 扼要總結,本文揭示了以下關鍵發現:首先,在項目接近其資金門檻的幾個小時內,支 持者數量和在社交媒體 Facebook 上的分享急劇增加。其次,在達到閾值之前的幾天 裡,支持者數量和 Facebook 分享大大高於達到閾值之後的幾天。這兩種閾值效應在公 益項目類別中更為明顯,這與公益項目更有可能激發支持者的「親社會動機」的理論一 致。研究結果提供了明確證據,證明「親社會動機」對推動支持者行為具有強大影響。 此外,目標接近性(goal proximity)和項目「親社會性」對支持者的親社會動機有積 極影響。這些發現對回報眾籌項目的設計具有重要的參考作用。 [後文簡介]:下篇文章〈AI 精確瞄準潛在目標客戶〉,從商業的視閾,闡述利用人工智 能技術對準潛在目標客戶對象,進行有效營銷活動的新趨勢。從這一篇文章起,進入第 三章:科技與數碼營銷的分析領域。 2 科技與商業應用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