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香港科技創新 推動社會向上流動

21 3 香港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的挑戰 52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Limits of Laissez-faire: Hong Kong’s Polic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Front Cover. Dr Douglas B. Fuller. Palgrave Macmillan, 2010 53 Shih C., Chen SH. (2010) On Reform of Hong Kong’s Public Research Funding System. In: Fuller D.B. (eds) Innovation Policy and the Limits of Laissez-faire. Palgrave Macmillan, London. https://doi.org/10.1057/9780230304116_6 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的研究資助局和食物與衛生局等,但這些機構之間沒有足夠的 協調,經常導致資源重迭和政策錯配。此外,創新科技署批准其五個研發中心的項 目所需的平均處理時間可能需要 158 至 222 天,這極大地限制了機構和私人公司的 研發效率。 3.1.3 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從基本來說,上述政策實施和資金管理意願不高的原因可以歸 結為一個根本原因,那就是政府過去採取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來促進香港的經濟發 展。考慮到香港作為貿易中心的殖民歷史,再加上政府長期以來對積極干預市場機 制的厭惡52,這種自由放任、積極不干預的政策使其創新體系發展不佳。在回歸後, 政府在推動香港成為國際市場參與者方面扮演著被動的角色。因此,香港的創新體系 的多樣性和制度範圍與許多其他小型經濟體相比,實在乏善可陳53。例如,新加坡在 1990 年前就一直在積極地促進技術發展。從那時起,新加坡就不斷提升其長期戰略定 位以提高新加坡企業的研發形象。因此,提升創新管治水平和機制是成功實施研發政 策的關鍵。

RkJQdWJsaXNoZXIy NDk5N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