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 - Science Focus (Issue 018)
P. 26

ˏԊ

            隨著《集合啦!動物森友會》的推出,我們很難不愛上遊戲中那些逗人喜愛、以擬人形式出現的
        動物村民。這個遊戲系列以可愛和色彩豐富的動物角色見稱,作為主角的你可以成為他們的朋友。
        當然,有人對於在遊戲中動物的擬人行為,例如參與社交活動、製作家具、結婚(遊戲中甚至出現一
        對羊駝夫婦!)等,會覺得超乎現實和天馬行空;可是,現實卻可能會令你大吃一驚,因為許多動物
        都有著一些你從未想過的複雜行為。因此,《動物森友會》其實可能比你所想的更貼近現實。在這篇
        文章,我們會從多個角度探討動物行為:與家庭和潛在配偶之間的社會關係,以及動物的生活方式。
            動物可以利用以下七種方法社交和溝通:視覺、嗅覺、電、聽覺、觸覺、地面震動和熱。不同動物
        會用不同組合來向同類、獵物和捕食者傳遞訊息。

        ɽ൥ٟٙʹ๖ஷ
            所有大象都能利用地面震動互相溝通。大象是不斷遷移的動物,一天可以移動多達 195 公里
        [1],因此能遠距離溝通無疑是個優勢。當溝通距離超越聽覺和聲音的極限時,大象會轉用地面波。
        當大象向地面蹬腿,製造的震動估計能傳遞到遠至 2.2 公里外而被感受到 [2]。研究人員正在調查
        在大象的腳和鼻中那些讓牠們可以感受到由同類引發的震動的特殊感受器。
            除了與眾不同的溝通方式外,大象也有著非常特別的社會結構。每個象群由一個女族長帶領,
        並包含牠的女兒和孫兒們。雄性會在 12–15 歲時離開象群去尋找配偶,而同一個家族裡的雌性成
        員則會留在象群,直至生命終結。同一象群內的成員會以獨特的方式向對方鳴叫和問好,有研究指
        出成員甚至有著不同的「名字」給其他成員稱呼。

            大象也是少數會哀悼家庭成員和朋友的動物。Cynthia Moss 是在肯亞安博塞利國家公園
        (Amboseli National Park)研究大象的學者,有天她把一塊死去大象女族長的顎骨帶到營裡。數
        天後,女族長的家庭前來拜訪,那群大象直接走向死去女族長的顎骨 [3],把它圍住,然後用象鼻輕
        輕撫摸。有一隻大象被發現逗留得比其餘的久,又撫摸顎骨和把它反來覆去 — 原來牠是死去族長
        的七歲兒子。

        ፂᖻุ༵ٙݺਗ
            生活在野外的動物可能會面對各種不利的環境挑戰,家對牠們來說十分重要。切葉蟻也是一
        樣。牠們看上去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昆蟲,畢生的任務似乎就只有把葉片切開然後搬走,這使我
        們很容易輕視這些小生命的複雜性。事實上,這些居住在地下的小動物是農業先鋒,甚至比人類
        更早有務農的習慣 [4]。牠們的地下巢穴分成不同房間,供各類活動和不同階層的成員使用 [5]。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