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 Dwelling
MITES
By Jacqueline Aw
歐婷梅
References
[1] Elston, D. M.
Demodex
mites: Facts and controversies (2010).
Clinics in Dermatology
,Elsevier. DOI: 10.1016
[2] Liu, J., Sheha, H., Tseng, S. C. G. (2010). Pathogenic role of
Demodex
mites in blepharitis.
Current opinion in allergy and clinical
immunology
. DOI: 10.1097
[3] Thoemmes, M. S., Fergus, D. J., Urban, J., Trautwein, M., Dunn, R. R. (2014). Ubiquity and Diversity of Human-Associated
Demodex
Mites.
PLoS
ONE. DOI: 10.1371
如
果告訴你身體上的微生物比細胞還要多十
倍,你也許首先會想到細菌。很少人知道,我們其實還
是一些微型蟎蟲的宿主。微型蟎屬蠕形蟎
Demode x
( Demode c i da e) 是在18 42年首次被發現在人類的
耳垢中。現時知道生活在我們臉上的蟎蟲有兩個品種:
Demodex foliculorum
和
D. brevix
,平均密度約為每睫
毛兩隻。在2014年進行的測試,每位參與者都被驗出帶有
蠕形蟎 DNA,顯示它們已成為人類的夥伴。
科學家仍試圖確定這些蟎在微生態系統,也就是我們
的臉上的角色。這些蟎是否消耗死皮或是皮脂,仍屬未知;
科學家嘗試從這些蟎類腸道尋找線索。另一個令人略會不
安的事實是,由於這些蟎蟲無法排出廢物,在牠們的一生
18至24天內都會‘憋著’。牠們死了之後,身體就會在你
臉上乾掉,將其一生所積累下來的廢物全部留下,更不用
提釋放出來的細菌。
在你抓狂地大力洗臉之前,請放心,這些蟎蟲在人體內
很常見,出生後即很快出現。蟎蟲蟲群會隨著食物供應上
升而擴大,在人類青春期更是顯著增加。年齡60歲以上的
長者更有84%受蟎蟲的影響[1,2]。到目前為止,並未有證
據顯示蟎蟲會對人體造成危害,特別是當蟎蟲蟲群受控。
儘管如此,酒槽鼻患者皮膚上的蠕形蟎數目據報比平均多
10倍;此外,蟎蟲亦與不堪入目的眼臉緣炎有關 [2]。不
過,很難證明蟎蟲與這些疾患的直接因果關係。
科學家推測,在很久以前,我們的原始人祖先已與蟎蟲
為伍。一項研究發現,在中國人和南、北美洲人的樣本中找
到的蟎有顯著的基因差異[3]。研究這些差異可以為探索我
們始祖的遷徙模式提供線索,從而揭示現代人口之間早期
的關聯。在與人類共處的悠長歷史中,蠕形蟎可能也参與
在人類免疫系統的進化中,從而影響我們對疾病的反應。
如果這些蟎的研究價值未能動搖你想擺脫牠們的決
心,那麼好消息是有療法能殺死蠕形蟎。然而,不幸的消息
是你不能永遠完全擺脫牠們。我們很容易地從親密接觸的
人、床單、枕頭、毛巾等帶走牠們,然後只消六個星期,牠
們又再次鋪滿你的臉。
11